虽然市场震荡不休,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情高涨,持续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
1月22日,A股市场再度遭遇重挫,沪指失守2800点关口,再创阶段新低。当日晚间,超60家A、H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相关公告,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与此同时,首批回购主题ETF也在近日刚刚上报。证监会网站最新信息显示,1月17日,易方达、华夏、博时、鹏华、景顺长城等5家公司正式上报回购系列指数ETF,其中,易方达、华夏、博时上报了中证回购价值策略ETF,而景顺长城和鹏华则选择布局中证回购ETF。基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的回购具有“逆周期”特征,“回购潮”的出现,往往也是市场处于相对低位之际。
1月22日晚间,20余家A股上市公司、40余家港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包括回购提议、回购预案、回购实施进度等,向市场提供流动性,释放积极信号。
例如,康恩贝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七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公司本次回购的资金总额为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4亿元(含),资金来源全部为自有资金。本次回购股份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内。
同日,天新药业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含),不高于人民币1.2亿元(含)。回购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据Wind数据统计,仅1月22日晚间,就有康恩贝、天新药业、中文传媒、普利特、众和科技、卧龙电驱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预案或回购提议,预计回购金额从3000万元到4亿元不等。
与此同时,还有1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回购的实施进度或完成公告。例如,信测标准公告,截至1月19日,公司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247.45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1.14亿股的2.17%,成交总金额为8401.2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冠盛股份公告,截至1月22日,公司已累计回购352.48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0722%,累计回购金额为7717.6万元;恒通股份公告,截至1月22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793.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108%,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600.64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港股方面,友邦保险、小米集团、快手、金山软件、金蝶国际、中国软件国际、德银天下、中电光谷、固生堂等41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告在1月22日进行了回购。
其中,友邦保险公告,公司于2024年1月22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260万股,回购金额1.55亿港元,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港股,该公司近30日累计回购3910.74万股,累计回购金额24.86亿港元。
在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热情高涨的同时,近日,首批回购主题ETF也刚刚上报。
证监会网站最新信息显示,1月17日,易方达、华夏、博时、鹏华、景顺长城等5家公司正式上报回购系列指数ETF,这也是行业首次上报回购系列ETF。其中,易方达、华夏、博时上报的是中证回购价值策略ETF,而景顺长城和鹏华则选择布局中证回购ETF。
具体来看,中证回购价值策略指数是在发生过股票回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估值水平较低、业绩预期较好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指数定位反映股份回购行为产生的驱动逻辑,也即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选取当前处于历史较低估值水平且未来基本面具备良好预期的证券组合。
中证回购指数则是选取沪深市场中回购比例较高的1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较高回购比例证券的整体表现。
博时基金认为,上市公司进行回购的目的包括稳定股价、凸显股票价值、股权激励和集中控制权等四方面。2018年以来,A股股票回购金额和数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纵观历史,回购潮的出现,往往也是市场处于相对低位之际,A股市场的回购具有“逆周期”特征,往往在股市走低时集中回购。A股回购的股票除具有低估值、高ROE的特征外,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都不错,具备价值性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成长性,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总体而言,相较现金分红,股份回购可通过减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可一定程度改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另一方面,股份回购可向市场传递上市公司股价被低估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对当前估值水平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股份回购也得到监管层面的鼓励和支持,2023年8月份,证监会明确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在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吸引力方面提出,“修订股份回购制度规则,放宽相关回购条件,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
随后,2023年12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回购便利度,健全回购约束机制。
在2024年1月12日证监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1月份至今两个多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更加积极主动,持续向市场传递正面信号。期间,沪深两市共309家公司新增披露回购增持计划,金额上限428亿元,披露家数和金额上限同比增长189%和85%。从公告的实施情况看,514家公司在此期间实际回购增持金额超过277亿元,实施家数及金额同比增长46%和71%。
Wind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23年,近1400家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创历史新高,回购总额达915.63亿元。其中荣盛石化回购26亿元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牧原股份、宝钢股份、格力电器、海尔智家、盐湖股份、韦尔股份、海康威视、中联重科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回购金融也均超10亿元。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采用回购股份并注销的方式。”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曾在2023年三季报中重点谈了自己对回购的看法,股份回购的一个好处在于,通过股份回购,管理层清楚的表明,他们关心提升股东财富,而不是忽视股东只顾拓展企业的版图,以至于做出无益于股东利益甚至损害股东利益的事。相比一家只顾扩展版图的管理层掌控的公司,投资者应给那些被证明关心股东利益的管理层掌控的公司出更高的价格。
张坤认为,在目前优质公司估值普遍很有吸引力的状态下,回购对长期股东的价值增厚是显著大于同等金额的分红的,期待看到越来越多优质公司的总股数能够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这相当于长期投资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缓慢增持其在优质公司的股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