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mo 400R是Nismo开发的第一款车,原型是Skyline GT-R R33 LM,400R的实际产量少的可怜,原来计划99部的产量实际,而只有44部被生产出来,虽然产量极其稀少,但意义却非常深远,400R作为是当年日本马力最大的量产车,而其输出功率达到了400匹,其名字也是从此得来。
Nismo 400R同时也是当年最贵的日本车,叫价1200万日元的售价,比当时的 “东瀛法拉利”的本田NSX或者“日本劳斯莱斯”的丰田世纪都要贵上一大截。400R装备RB-X GT2引擎,通过扩缸将缸径扩大至87mm,排气量提升至2771cc,当时日本原厂的什么君子协定下的280匹马力可以不用再计较了,400R的这台RB-X GT2引擎的峰值马力达到了450匹、峰值扭力47.8公斤.米。
Nismo 400R以当年日本马力最大且最贵量产车的高姿态,生产数量又是那么稀少,因此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据说其车主均为日本国内的知名人士,现在存世的都是珍品,最新的拍卖市场更是创下过亿日元的天价,也是现在能见到的最贵日本性能车之一!(真车图和文字介绍来自网络)
TLV作为中端合金小车清道夫,但凡TLV宣布要推出的车型,很多玩家都宁愿选择等待也不会去选择其他品牌,而作为Nismo的第一台量产车,也是最贵的一台GTR车型,Nismo 400R一直以来都是备受玩家关注的车型,由于TLV迟迟没有公布这款车的开发计划,因此在此之前,INNO和FOCAL HORIZON都推出了1/64的400R合金模型,FH更是提供了可开发动机盖功能;当TLV公布400R的上市计划后,基本上前两款模型的后续市场空间就很小了,继续刷色已不可能,前期库存赶紧清理才是上路;而我们这次试玩的正式TLV的Nismo 400R,试玩同时还是请出INNO和FH的产品做个简单对比。
本次试玩的两个TLV的400R包装上有较大不同,不过同为2024年1月份上市的产品;银色的松田次生(Nismo的御用车手)专属Nismo 400R采用类似书本的中盒,包装上有车手的信息,而且没有固定编号,应该说更像一款特别纪念产品,这款400R预订价格为155(日版);而黄色的Nismo 400R则为黄黑分割的方形盒子,硬纸盒采用天地开启方式,内部还有一张纪念卡,产品的编号为LV-N305a,这款产品后期肯定会无限刷色,黄色的400R当初预订价格为135(日版),现在两款400R二手价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涨,看来TLV的热门产品还是硬通货来着。
这里试玩的为2个TLV,1个INNO及1个FH,应该说4个400R模型的形准都没什么问题,漆面水准还是TLV的更好,看起来更轻薄,不会显得太肉,这个从缝隙就可以看出来,虽然TLV银色款的颗粒还是有点明显;4个模型的车身都有400R专属的拉花,而且都是通过移印来刻画,但FH的左侧拉花搞错了,真车不是左右对称的;车门把手都是浮雕的,车身侧面的其他标志和侧转向灯都应该是移印的,外形上INNO的门把手略微失真;4个模型车头侧通风口应该都是浮雕+涂黑的,质感差不多;TLV和FH模型车窗边框都是黑色饰条,而INNO的边框刻画在车窗玻璃上,不过INNO的B柱还有碳纤维表面细节;4个模型侧面裙边的进气口也都是浮雕的,4个模型的尾翼支架侧面都有400R标志,其中INNO做了碳纤维,其他几个仅用黑色漆刻画。
4个模型中,FH的悬挂明显最低,轮胎上沿都嵌入轮眉里了,但其他几个也不能说是有问题;4个模型均采用白色五幅轮毂,质感都还行,TLV和INNO有银色的拉圈,INNO更有黑色的螺丝细节,但目测INNO的轮毂是最小的;4个模型的刹车系统还原也算到位,刹车碟和刹车钳都刻画到位。
4个模型的大灯组都是独立件的,大灯通透性和内构都还行,但INNO的大灯组外围还有移印的黑色修边,给玩家戏称为黑眼圈,稍显明显,而大灯内构还原度最高的是TLV;4个模型的中网都是浮雕的,都有专属的400R标志和GTR标志,TLV的标志一般都是移印的,而INNO和FH则用了蚀刻片;前杠中央通风口不都是镂空的,但都浮雕刻画了中冷器,中冷器上还有移印的NISMO标志;4个模型前杠两边的通风口也是浮雕+涂黑刻画的,车头和车尾都有车牌架。
4个模型的四圆尾灯都是独立件的,FH的明显要大一些,四圆灯下方的尾灯组则都是移印的;INNO的车尾有蚀刻片的400R专属车标,TLV是移印的,FH没这个细节;4个模型的尾翼叶片都是黑色的,INNO还有Nismo标志;排气管是单管的,而且都做的非常粗,INNO和FH的管口有挖深涂黑处理,FH的质感最好,而TLV则一贯表现得比较敷衍,TLV最令人诟病的就是尾翼的支柱,实在不明白到现在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迷之操作,没有这个支柱,尾翼就不稳了吗?
几个角度对比真车和4个模型,姿态相差不大,而FH最低趴。
4个模型的内饰表现都中规中矩,成本都用在外面看得到的地方了,内饰色调都是以黑色为主;INNO和FH前雨刮都是独立的塑料件,后挡风玻璃有加热丝细节,仅有FH做了独立塑料件的后雨刮器,TLV的前雨刮器是移印到前挡风玻璃上的,后挡风也没有加热丝细节;模型的发动机盖有多处通风口,这些都是浮雕+涂黑刻画的,相对来说TLV和FH的更精致;模型的后视镜的做工都算精致。
底盘都是浮雕结构的,做工较为简陋,INNO和FH排气系统有分色,4个模型排气管末端都是独立件,FH还做了后盖板。
其实相对于INNO和FH的400R而言,TLV在细节方面并没有太大优势,在尾翼支柱以及排气管质感方面反而表现最差,价格方面由于FH多了可开前盖和发动机细节是最贵的;但TLV讲的就是一个稳字,从形准到漆面再到整体品质TLV的表现都极其稳定,这个也是我们选择TLV的最充分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