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目前的中国车市,市场内卷的风浪搞得越大,车型的价格反而变得更加便宜。因为无论是传统的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亦或是造车新势力,大家都在大打价格战。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巨大的利好。因为可以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多配置功能的产品,这明显是赚到了。
价格战让金九成色十足
从各家车企公布的9月销量来看,这个9月显然是成色十足的“金九”,传统汽车品牌和新能源品牌都是涨声一片。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285.8万辆,环比均增长10.7%,同比分别增长6.6%和9.5%。其中,传统燃油乘用车9月国内销量134.2万辆,环比增长11.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7.9万辆和9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1%和27.7%,同为历史新高。
9月销量榜单最大的亮点是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持续走高,月销累计达140.2万辆,同比增长20.3%,市场份额达到56.4%。9月销量榜单表现最好的几家中国品牌中,比亚迪9月份销量达到28.95万辆,销量超过2万辆的车型一共有7款;吉利汽车9月销量170472辆,环比增长约12%,同比增长约3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3692辆,占比突破31%,均创历史新高;长安汽车9月汽车销量23.68万辆,同比增长9.93%;长城汽车9月销量突破了12万台,今年1-9月累计销量超过了86.4万台,同比增长7.69%。前三季度新能源销量达17万辆,同比增75.7%,销量占比达到22.37%,新能源成为其最大的增长点,
奇瑞9月共销售190080辆汽车,同比增长30.7%。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9月,奇瑞累计销售汽车约125.3万辆。其中,海外出口64.8万辆,占比超50%。
综上,我们可以明确感知自主车企能够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主要倚仗的就是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推进。
业内分析认为,九月车企销量飙升,除了9月份本身就是销量旺季外,还和各家加大降价促销幅度有关,而促使销量回暖在9月份得到放大。
具体来看,包括大众、通用、丰田、宝马、日产、本田、吉利、小鹏、蔚来、零跑、哪吒、比亚迪几乎所有的主流品牌都通过各种形式加入了价格战。降价的形式包括现金优惠、保险补贴、赠送积分、免费权益、各种金融政策,有些车型售价还不到20万,最高优惠可到4、5万,力度确实不小,有些二线品牌甚至还降价50%以博取销量。
正是在力度惊人的价格补贴的刺激下,让金九车市成色十足。因为价格战,就连原本是淡季的8月也出现了“淡季不淡”的销售盛况。不得不说,降价确实刺激到了这一届的消费者。
具体优惠情况
长安启源A05前几天上市,售价8.99万的入门版车型订单异常火爆,有用户反馈4S店处咨询的人络绎不绝;广汽埃安AION Y全系(AION Y Plus、AION Y Younger)享受至高3年10万0息的限时金融方案,还有至高4000元的置换补贴等福利。以11.98万元的AIONY Younger为例,首付仅需1.98万元,0利息就能入手。据了解,3个月后广州补贴还退1万,相当于首付只需要1万,而且免手续费免上牌费。对于那些怀揣汽车梦想且手头并不宽松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购车优惠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2024年10月,2024款别克微蓝6正式上市。上汽通用推出限量5000台的首发优惠价,售价为9.98万元。该车搭载50.3度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430km。在快充模式下,电池从30%充至80%只需要30分钟。为确保消费者信心,购买此车型的消费者还可以享受8年或16万公里的三电系统质保承诺。
长安启源A05、AION Y、别克微蓝6用极致的价格、超高的性价比以及产品服务,让整个10万元市场疯狂。
而另一个让市场变得疯狂的车型是新款问界M7。新款M7售价为24.98-32.98万元,比原来售价低了4万元,增加了五座版,在智驾方案上采用了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
降价+出色的智能配置,瞬间就让新款M7“起死回生”,25~30万元级别的细分市场,由此也迎来了一波强力冲击。
就连风头正健的理想汽车也受此影响,开始了难得的降价优惠。10月17日,有理想门店销售表示,“现在L7和L8的活动力度很难得,可以优惠3.1万元,并附赠2万积分及脚垫等礼品。”如此一来,理想L7的售价已来到28.88万元-34.88万元,跌破30万元大关,理想L8优惠后的价格为30.88万-36.88万元。
可以说,降价优惠已经深入影响到在中国市场的每一个品牌,无论是老牌合资,还是新兴势力,售价高低与否,全部都难逃“魔掌”。对于企业而言,无论是为了销量,还是防御对手,都是被迫应战的体现,对于消费者来说,管你们打得如何昏天黑地,波浪滔天,只要价格能打下来,这就是天大的好事。
百姓评车
内卷是市场快速发展的体现,也只有在这个时刻,消费者才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价格实惠。等到市场内卷结束,经历过生死关的品牌势必会进一步巩固自身的优势,把持产品研发和价格竞争,形成新的垄断。就像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的趾高气扬一样,供应链、消费者只能围着我转——因为别人都控制不了市场,只有我能。
别看现在风浪大,鱼却不贵,等这股浪平息之后...... 你怎么看?